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66|回复: 0

发殊胜菩提心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4 20: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智慧分三:闻慧;思慧、修慧。
闻慧:
闻慧是指对于上师所传讲的一切正法的词义,自己听闻后原原本本地理解。
思慧:
对于上师所讲的一切法义,不是仅仅限于表面听听、表面了知,而是在自相续中通过反复琢磨、研究、观察、思维而加以抉择,不懂的地方请教他人,不以似是而非、似懂非懂为满足,而要生起定解,必须做到将来自己身居寂静深山独自修行时,关于修行的要点不需要请教别人,完全有独立自主、彻底断除疑惑的把握。
修慧:
所谓的修慧,也就是指真正了知法义后通过实地修行而在自相续中对实相之义生起真实无倒的证悟,彻底生起定解,解脱是非之网后现见实相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一开始依靠闻法和思维断除增益,随后在进行实修时,对于五种外境的一切显现观为无实有的空色幻化八喻。这一切本来无有而在迷乱者面前显现,犹如梦境;犹如幻术;,犹如光影;犹如阳焰;犹如谷声;犹如寻香城;犹如影像;犹如幻化城。在对境显现不灭当中止息执著对境的分别念,于证悟虚空般明空法性的境界中安住,这就是智慧度。
以布施度中的法布施为例,讲者上师、所讲之法以及传讲对境的弟子,这三者具足以后进行讲经说法,这就是布施度;在讲经说法的过程中,上师不贪图名闻利养并且也不杂有宣扬自己功德、冷嘲热讽他人等烦恼的垢染而传讲,这就是持戒度;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讲解一个句子的意义,不顾一切辛苦劳顿,这就是安忍度;说法之时不为懒惰、拖延所困,不违越时间而传讲,这就是精进度;心专注在所讲的词义上不外散乱,无有错谬、不增不减而传讲,这就是静虑度;这般进行传讲的时候,以三轮无分别(即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这就是智慧度。显而易见,在法布施当中已经完整地具足了六度。
十度归纳概括,正如米拉日巴尊者所说:“断除我执外,无余布施度;断除狡诈外,无余持戒度;不畏深义外,无余安忍度;不离修行外,无余精进度;安住本性外,无余静虑度;证悟实相外,无余智慧度;所做如法外,无余方便度;摧伏四魔外,无其余力度;成办二利外,无其余愿度;知惑自过外,无其余智度。”
库鄂仲三子曾经问阿底峡尊者:“一切道法以何为最?”
尊者答道:“了达之最就是证悟无我的意义,敦肃之最就是自心相续调柔,功德之最就是广大利众之心,教言之最就是恒时内观自心,对治之最就是了达万法全无自性,行为之最就是不随顺于俗世,成就之最就是烦恼日趋薄弱,道貌之最就是贪欲日渐减少,布施之最就是无有贪著,持戒之最就是自心寂静,安忍之最就是身居卑位,精进之最就是抛弃琐事,静虑之最即自心不改,智慧之最就是不执一切。”

仲敦巴格西曾经问阿底峡尊者:“一切诸法归根到底是什么?”
尊者回答:“一切法归根到底就是空性大悲藏。比如,世界上万应丹药可以医治一切疾病。就像万应丹药一样,如果证悟了法性空性的本义,就可以对治一切烦恼。”
仲敦巴问:“证悟空性当中怎么就能包含一切道法呢?”
尊者回答:“一切道法可以归摄在六度之中,(怎样归摄的呢?)如果无误证悟了空性实义,就不会再对里里外外的万事万物有贪爱执著,所以连续不断具足布施度。对无有贪执者来说,根本不会被不善污垢所染,因此连续不断具足持戒度。这种人无有我执、我所执的嗔恚,所以连续不断具足安忍度。这种人对所证之义满怀无比欢喜之心,所以连续不断具足精进度。这种人远离实执的散乱,所以连续不断具足静虑度。对一切事物远离三轮分别意念,所以连续不断具足智慧度。”

佛陀所宣讲的八万四千法门也全都是讲相续中生起这一菩提心空性大悲藏的方法。如果离开了这一菩提心宝,那么无论见修的法多么高深莫测也对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起不到任何帮助。生圆次第等一切密宗的修法如果以菩提心来摄持,就会成为即生获得圆满正等觉之因。但如果离开了菩提心,就与外道没有区别了。虽然外道当中也有观修本尊、念诵咒语、观修风脉、取舍因果等众多修法,但就是因为他们不具备皈依与发心,所以无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如果没有打好皈依与发心的基础,虽然表面上做广泛的闻思修行,但终究没有任何实义,就像严冬季节在冰面上建造起九层高楼并且精心装潢绘制图案一般。因此,我们绝不能认为皈依发心是低等的法或者初学者的法门而加以轻视
对自相续而言也是同样,自己认为已经证悟了实相之义、获得了神通三摩地、面见了本尊等,无论出现任何表面的道相功德,如果依此使自己的慈悲心、菩提心无有退转并且越来越增上,就可以断定这些道相是真正的功德;倘若依此等使慈悲心、菩提心日渐减退,那么这些表面的道相也无疑是魔障或邪道。

因此,我们必须以慈悲、菩提心为本,以闻思修不相脱离而实修。如果首先没有通过闻法断除增益,就不会懂得实地修行。如颂云:“无闻之修行,如断臂攀岩。”

所谓的以闻法断除增益,并不是指对浩瀚无垠、种类众多的一切所知法了如指掌,而且在五浊恶世短暂的一生当中也不可能了知这一切所知学问。所以,我们必须做到对自己所修正法的初中后所有修法正确无误一清二楚,并通过思维断除所有增益。

从前,阿底峡尊者住在尼塘时,祥纳穹敦巴、炯敦巴、哈仓敦巴三位格西请尊者讲述正量的宗派。
尊者说:“无论是外道还是内道佛教都有许多宗派,但全部是以分别念串连起来的,不可胜数的这些分别念没有多大必要。人生转瞬即逝,如今是归纳精华要义的时候。”
祥纳穹敦巴问:“那么,该如何归纳精华要义呢?”
尊者教诲说:“对等同于虚空界的一切众生修慈悲、菩提心,为了他们而勤奋努力积集二种资粮;由此所产生的一切善根回向所有众生,愿与一切有情同获圆满菩提;并了知这一切的自性为空性,法相(显现)如梦如幻。”

博朵瓦格西曾经请问仲敦巴格西:“法与非法之界限是什么?”
仲敦巴告诉他说:“对治烦恼则为法,不治烦恼为非法;不随世间则为法,随顺世间为非法;符合经论则为法,不符经论为非法;结果为善是正法,结果为恶即非法。”

因此,我们在闻法的时候,就必须了知归纳精华要义。在思维的时候应当断除一切增益
我们务必做到闻思修行不相脱离。如无等塔波仁波切说:“闻思修行互不错乱、齐头并进就是无误的要诀。”
我们必须明确的是,闻思修的结果必须达到使慈悲心菩提心日益增上、我执烦恼日渐薄弱的目的。
发菩提心这一引导,是一切正法的精髓、一切圣道的精义,是有则必足、无则不可之法。所以,我们不局限在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地步而诚心诚意修持这一点相当相当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GMT+8, 2024-11-23 15:10 , Processed in 0.09468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