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84|回复: 0

【转】「时轮金刚」要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8 14: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轮金刚」要意


佛法概述
佛法可以分为二乘,即大乘与小乘。小乘本身又分为声闻乘与缘觉乘,此二者的分别仅在于教法的相对优先顺序及其所获致的结果,然而它们所遵循的基本教义并无二致。小乘的修行者追求个人的解脱,因为他们不愿承担帮助他人解脱的责任。既然轮回之中主要的束缚就是对于自我的执着,那么唯有具备了知「无我」意义的智慧,才能够得到解脱。因此,声闻和独觉,如同菩萨一般了知了「人无我」的意义,透过善行、禅定等等的修行方式,因而摧伏了贪、嗔、痴、慢的种种习气。

即使小乘行者的修持并不致力于成佛,但它的确是能够让人获得佛果的根本教法。因此,不要将其误解为,不过是开悟的障碍,因为在法华经和其他的佛教经文中,均有教示其为获得佛果的方法。佛陀出生在世间,因此众生也都可能获致佛陀所得到的智慧。佛陀的教法,严谨的开示了一整套,引领众生获致佛果的方法:即使小乘法门并不直接通往佛果,小乘的行者最终也必能前进至大乘的境地,且获得佛的果位。

虽然小乘和大乘的行者皆了解现象的本质是空,这却不意味着此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别。大乘的教法并不仅仅阐明现象上的无我,它们也教示了菩萨的果位、究竟圆满的境界、为了一切众生而追求究竟的证悟、以及无比的慈悲心等等;同时更教授了获得开悟的福德供养、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以及能够清除一切垢染的不可思议事实。

因此,大乘、小乘的区分并不在其哲学观点的不同,而在于技巧面相关的实修与非实修方面的差别。圣者龙树菩萨(Arya Nagarjuna)在与其弟子提婆(Aryadeva)的谈话中提到:母亲是子女出生的共同之因,父亲们则是决定子女氏族之因。若从这里来理解:母亲(圆满智慧),是为孩子们(声闻、独觉、菩萨和佛)的共同之因;​​而引领孩子走向大乘、小乘等不同特定路线之因则在于他们是否拥有诸如:升起菩提心之类的种种方法。如同小乘包含了声闻、独觉,大乘也可分为显乘和密乘两支。大乘的主要目标是以六波罗蜜去训练一个人丢弃自身的欲望并达到究竟的证悟以救度一切的众生。显然一个人也会在密乘经历同样的过程,因为经文中都有如是的教授。然而,显乘的行者只会做到这样的程度,密乘的行者则以显乘中未曾提及的特殊教法,来作为他们迈向究竟圆满的手段。

「因乘」和「显乘」是同义词;「密乘」、「金刚乘」、「方法乘」和「果乘」亦然。因乘和果乘同属于大乘,却有所不同:在「因乘」里面,自身在修习的时期,不能透过拥有任何果的外观(四种绝对纯净)来到达禅定;而所谓的「果乘」或「密乘」却可以做到。宗喀巴(Tsongkhapa)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Ngag Rim Chenmo)中说到:「提到『乘』,既然它指的是某某交通工具,也就有运送之意,无论此交通工具是因或是果,都可称之为乘。果是住处、身体、财产、行动四方面的绝对纯净,也就是指佛陀的宫殿、身体、财富、和事业。一个人能够获得禅定只因其拥有了圣洁的居所、圣洁的仆从、圣洁的仪式器具以及圣洁的行止,并且像佛陀一般,以此洁净了世间及其中的居民。是故当一个人利用『果交通工作』而到达了禅定,此法当可称之为果乘。」

因此,整个大乘分为显乘和密乘,因为它们使用本质上有差异的方法,去获致佛的身相,这佛的化身圆满众生的愿望。一般来说,小乘和大乘的区分并不在其「空性智慧」上的不同,而在其方法上的相异之处,这我们在先前已有所提及。特别的是,大乘虽然分为显乘和密乘,也不是由于它们理解甚深空性的智慧有所不同;两个大乘系统的分别其实就在于它们方法上的差异。大乘方法的主要表征在于它色身成就的部分,而色身成就的方法在密乘中就是「本尊瑜伽」:因自身拥有了相似于佛的色身的外表而达到了禅定。此一方法超出了显乘所使用的方法。

至于密乘的弟子,大约可分为四种类型:下根、中根、上根、和利根,他们也将被授予四类不同层次的法教与典籍(密续)。弟子透过修习四部「密续」而进入密乘,这四部密续就如同四扇不同的门,它们就是:作密、行密、瑜伽密、以及无上瑜伽密。我们随后将介绍的「时轮金刚」即属于无上瑜伽密的层次。


谈「时轮金刚」或「时间之轮」

时轮金刚此一主题的完整意义包含在三个时轮金刚(或称时间之轮)之中:「外时间之轮」、「内时间之轮」、「别时间之轮」。 「外时间之轮」即环境的外部世界,它也可称之为「外部日月时程」;「内时间之轮」是人的身体,也就是内阎浮提(Jambudvipa)或世界的表面。同样地,内部的途径、元素及风的运动也都可称之为「内时间之轮」。 「别时间之轮」是时轮金刚的灌顶、教示及成果,它处于先前的两种时间之轮之外。上师透过灌顶,使弟子的身心识趋向成熟,而弟子则观修,包含了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的教法。瑜伽士(yogi)透过这样的方法,达到化现为佛身( buddha body),即空性的神圣形象,这就是「别时间之轮」。

佛陀的时轮金刚教授,记载于《时轮金刚本续》(Paramadibuddha)之中:「佛陀于灵鹫山依照大乘圆满的智慧法门传法,另外也在达尼雅卡达卡城(Shri Dhanyakataka)教授密法。那么他到底在何时、何地,教授了什么法?正确的地点为何?听法者有谁?此举的目的又为何?

佛陀为灵鹫山的菩萨众开示了无上的大乘法门,圆满的智慧系统。是时如来(Tathagata,佛陀别称)亦连同菩萨和其他信众居于大佛塔,一个位于法界中的坛城(mandala)。他同时也住于宇宙金刚的房子里,无法区分的非物质和无尽光明的虚空之中。他在美丽的法界之中教授佛法,是为了众生的福德与智慧。 」

《时轮续》中也提到:「金刚手菩萨(Vajrapani)化身的著名的北香巴拉(Shambhala)国王月贤王(King Suchandra)进入此不可思议的光辉灿烂法界,他首先绕行至佛陀身旁,然后在饰以花朵珍宝的佛足前顶礼;月贤王合掌向佛求法,并在之后,记录了佛陀这次的说法且持续教习之。

时轮金刚教法来自,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他于公元前533年四月或五月的清晨时分,在印度菩提迦耶(Bodh Gaya)的菩提树下,证得无上菩提的果位。在其后的一年间,佛陀开始传授大乘教法,在灵鹫山转法轮时,就特别讲授了大乘中,显乘(波罗蜜多,Paramita)系统中主要根本的智慧圆满法门。

之后约在三四月间的满月之时,也就是距佛陀悟道约12个月后,佛陀在灵鹫山讲授大乘法门;他也同时出现在南印度的达尼雅卡达卡城(Shri Dhanyakataka)的大佛塔中宣说密法。

大佛塔约有18英里高,佛陀在其间放光,照现出两个坛城,较低的法界(DharmadhatuVagishvara)坛城,及其上的明亮星群大坛城。佛陀位在法界坛城(此即极乐的居所)中央的金刚狮子座垫上,他安住于时轮金刚的三摩地(禅定)中,并以坛城之尊的姿态站立。

坛城中优秀的听法者,包括了众多的佛、菩萨、天女、勇父、空行、龙族护法;坛城之外的求法者,则是金刚手菩萨的化身月贤王。他以不可思议的缘由,自香巴拉来到了达尼雅卡达卡,并为一切跟随者和大众,请求佛陀教授时轮金刚的法门:与会者包括了96位香巴拉,各地的将领官员及无量无边的菩萨众及神鬼众等等。

佛陀在会场中传讲了无上的佛法,包括了:世俗和胜义的灌顶,并预言在场听法的大众,都将成就佛果,然后他开始教授Paramadibuddha:包含了1万2千首歌谣的《时轮金刚本续》,月贤王将此法记录下来,再度以不可思议的方式,返回香巴拉王国。

月贤王在香巴拉编成了6000行的《时轮续》,并以无数珍宝建立了时轮金刚的坛城。月贤王在过世前,将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苏芮须巴拉(Sureshvara),并命其为经续的教师。香巴拉王国出现过许多伟大的国王,例如Kalki Yashas 和Kalki Pundarika等等。他们的护持,使得时轮金刚的甚深教法,像日月一般闪耀。
时轮金刚的教法,在香巴拉诸多卡尔基(Kalki, 亦即头目)的手上持续流传,逐渐再介绍到印度。关于时轮金刚教法传布主要包含了两种说法:惹(Ra)派传承和卓(Dro)派传承,现在我们就来谈谈这两个传承。

在惹(Ra)派传承之中,时轮金刚及其相关记录,以三王王朝时期出现在印度的《菩萨全集》(Bodhisattvas Corpus)最为著名。若以菩提迦耶为中心,三王(译按:其实是三个国族的族名)分别是:东方的象王(Dehopala)、南方的人王(Jauganga)、以及西方的马王(Kanauj )。当时引领佛法各层面的伟大的宗师西陆(Cilu)诞生于印度东方五郡之一的奥瑞沙(Orissa)。西陆在热德那吉里毗诃罗(Ratnagiri Vihara)、超戒寺(Vikramashila)、那烂陀寺(Nalanda)学习了一切的佛教经论,据说他在未遭土耳其人破坏的热德那吉里毗诃罗,待了较长的时间。

西陆大致明白他必须学习密乘,方能够在此生中成佛,那么他就特别需要明了,经论中所有相关的密乘教法,而这些以本尊教授为中心的教法,仅存在于香巴拉王国,于是他加入了海洋寻宝商人的行列,与他们期约六个月之后再见,随即分道扬镳。

西陆最终攀上了某一座山顶,并遇见了一个人。那个人问道:「你要去哪里?」西陆回答:「我要去香巴拉寻找《菩萨全集》。」那人接着说到:「此行万般艰难,然而如果你能够了解,就算在此地也可听闻它们(密法)。」西陆随即明白那人即是文殊师利菩萨(Manjushri)的化身,他立时向那人拜了下去,供养曼陀罗花,并请求其传法。那人便授予西陆所有的灌顶、经论、及口传,最后抓起了西陆,将花朵放在他的头上,给予他加持并说道:「了知整部的《菩萨全集》。」于是,就如同水由一个容器流向另一个容器般,西陆明白了整部《菩萨全集》的内容。他于是踏上归程,与相约的商人们重新聚首,回到了东印度。

依照卓传承的说法,是卡拉恰克拉巴达(Kalachakrapada)将时轮金刚再度介绍到印度。一对修习大威德金刚瑜伽(the Yoga of Yanmantaka)的夫妇,进行了大威德金刚法中,所教授的求子仪式而得到一子。此男孩长大成人之后,听闻北方有菩萨亲自教授佛法,遂动身前往求法。彼时香巴拉的国王卡尔基(Kalki),凭借着神通力,得知了这名年轻人,对于甚深佛法有着热切而纯正的动机,他也察觉到此名青年如欲前来香巴拉,为期四个多月的旱灾必然会威胁到他的生命,于是卡尔基王,便化身前往沙漠的边缘去见这位年轻人。

卡尔基王问这名年轻人:「你要去哪里?为了什么?」俟这名年轻人表明意图,卡尔基王便说道:「此行万搬险阻,不过若你能够了解它们(法),难道在这里便无法听闻吗?」年轻人立时明白,眼前这个人就是卡尔基王的化身,随即向他求法。卡尔基王当场给予他灌顶,并花了四个月的时间传授他包括《菩萨全集》中三部论述的最高深教法。于是就像满溢的水瓶,年轻人了知并记住了所有的教法。当他回到印度,即成了著名的文殊化身,他的名字就是卡拉恰克拉巴达。

在惹(Ra)派和卓(Dro)派两个传承中,西陆和卡拉恰克拉巴达,分别将时轮金刚的教法带到印度。卡拉恰克拉巴达在印度持续的修习与传法,这个教法后来遂逐渐流传到西藏。于是惹(Ra)和卓(Dro)两个传承在西藏又分别成为了主要的派别。

卓(Dro)派传承,始自喀什米尔(K​​ashmiri)的索马那他(Somanatha)大师造访西藏。他首先抵达了西藏的卡腊(Kharag),并在留(Ryo)派附近驻留。之后索马那他为了100条黄金,而欲将一半的时轮金刚(即Vimalaprabha的部份,译为《无瑕之光》)翻译为藏文,此际因为不悦缘故,他突然停止了手上的翻译工作,拿着黄金和译稿前往彭域(Phan Yul),当地藏(Zhang)派的(Chung Wa)将其奉为自己的上师,并请卓(Dro)派的夏拉闸(Shayrabdrak)担任译者,之后索马那他和夏拉闸便共同完成了《无瑕之光》的翻译工作。

传承后来,传到了确古欧哲(ChöKu Özer)喇嘛手上,确古欧哲喇嘛,精通包括时轮金刚的所有卓(Dro)氏教法。他的弟子嘎罗(Galo)喇嘛则精通卓(Dro)和惹(Ra)两个传承,并将此二者汇为一流。

惹(Ra)传承始自惹(Ra )氏的邱拉(Chorab),他是出生于宁玛孟域(Nyen Ma Mang Yul),是著名译者惹多杰闸(Ra Dorjedrak)的姪子。惹氏的邱拉了知并熟记了所有惹派的教法。之后他为了学习时轮金刚,而前往尼泊尔中部,并花了5年10个​​月又5天的时​​间,师事萨满大师利(Samantashri)大师。萨满大师利为他开示了所有时轮金刚的经文,并给予其灌顶和口传的教授。之后邱拉邀请萨满大师利至西藏,与他共同精心翻译了时轮金刚续及其所有的相关论著。

惹(Ra)传承在Chorab子孙的保存与流传之下,逐渐传到了Galo喇嘛的手中,这我们在之前已有提及。 Galo喇嘛接受了惹(Ra)和卓(Dro)两个传承的教法,并将它们汇集在一起​​,诸多上师例如布顿大师(Buton Rinchendrub)及宗喀巴(Tsongkhapa)都曾持有这项教法,以这两个传承为基础的时轮金刚教法依然存在于今日。

时轮金刚的修习和所有的佛陀教法并没有不同,首先都必须接受灌顶。灌顶的给予和接受若要如法,弟子和上师都必须要拥有一定的资格。罗桑确吉蒋称(Losang Chökyi Gyaltsen)曾描述密乘上师的资格:「他必须能够控制自己的身、口、意,并且具有无比的睿智、耐心与勇气;他必须熟悉密法和经教、了解实相、并且能够讲经立论。」很幸运地,值今之世,我们仍然遇得到这样的上师。

密乘弟子则得要拥有三样必备的经验面向:厌离轮回、菩提心​​、以及了知空性。如果弟子尚未有过这些经验,则他或她至少必须要具备,能够熟知与赞叹它们的智慧。

此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菩提心,这也是接受灌顶的根本动机。弥勒(Maitreya)菩萨在他的《现观庄严论》(Abhisamayalankara)定义菩提心:「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在进行时轮金刚灌顶仪式时,弟子必须如是生起菩提心:「我愿为了一切众生,达到时轮金刚的果位,然后我当令一切众生,皆安住在时轮金刚的境界。」以如是的动机,始可接受灌顶。

上师透过灌顶使弟子的身体、心理,相续臻于成熟。成熟意谓着让弟子拥有,修习生起次第和圆满次地瑜珈的力量。时轮金刚的灌顶,则主要给予弟子修习时轮金刚法门的力量,使其最终可以证入时轮金刚的果位。

时轮金刚包含了11层灌顶:7个「如赤子般进入」灌顶、3个「殊胜」灌顶、以及一个「最殊胜」灌顶。仅欲暂求世俗神通力(siddhis,魔幻和神秘的成就)的弟子授予较低层次的7种灌顶;欲达到超越的佛智的弟子,则给予全部的11种灌顶。 7个「如赤子般进入」灌顶的第一项是「水灌顶」,如同母亲清洗刚出世的婴儿一般;第二项是「宝冠灌顶」,如同约束幼儿头发的头箍;第三项「冠带灌顶」仿如宝带穿过孩童耳朵,并且带子上面列以饰物;第四项「金刚杵和铃的灌顶」,就像孩童嘻笑着、交谈着般;第五项「戒行灌顶」象征如孩童享受五种觉受物件;第六项「名字灌顶」意味如同为孩子命名般;第七项则是「密乘授权灌顶」。这些灌顶帮助弟子去除一切的障碍而拥有平静、获致幸运、征服和毁灭的神奇力量。

三个殊胜灌顶为:宝瓶灌顶是弟子触碰伴侣的胸部,所获得空性和极乐的智慧;秘密灌顶是弟子经验了菩提心,所生起的空性和极乐的智慧;智慧灌顶是弟子和伴侣合而为一,所生起的俱生快乐经验。

最殊胜灌顶也称为「第四灌顶」或「语灌顶」。前述伟大的智慧灌顶,能使弟子得到十一地菩萨的果位。接着上师象征性的指出灵性身(Gnosis Body),是至高不变的大乐和空性的全面绝佳整合。 「就是如此!」上师于是将第四灌顶传予弟子。这个灌顶给予弟子力量,使其得以时轮金刚的身相而
证得圆满的佛陀果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GMT+8, 2024-11-23 15:01 , Processed in 0.1455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