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68|回复: 0

【转】大礼拜磕头顶礼合掌时须要注意哪些事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0 20: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班玛突杰 于 2011-11-10 21:04 编辑

皈依大礼拜时,顶礼是很重要的,很多人不知道要怎么拜?拜不标准就会流汗很辛苦。听说在台湾很热整天流汗,如果一个人要做皈依大礼拜的话就惨了。

顶礼有三种:即是身、语、意三门顶礼。

身的顶礼:合掌和礼拜都属身的顶礼。赞颂、唱颂属于语言上礼拜。心中意念着佛菩萨的功德而生起尊敬心,这是心的礼拜。可能有人会想,语上唱颂与信心可能不是顶礼吧?觉得要身体摇动才算顶礼。这没区别的,因为顶礼的意思就是南无,南无是梵文,南无同时有礼拜与尊敬意思。所以顶礼可有三种顶礼:身、语、意顶礼。

顶礼有很多讲不完的功德,在此先讲一个故事,一九二五年在上海有一个屠夫,对佛陀升起信心而单手合了一个掌就死了。九个月后,他家人都作了个相同的梦。梦里死去的家父说:「明天,邻居家猪圈会出生一只长着人手的猪。你们要救我。」隔天真就发生了。家人把这只猪,放生到一个寺院放生园里。这就是一只手合掌的利益。没这一只手的话还可能认不出来了。所以不是光只是身的动作,背后有信心及恭敬心更重要了。身的动作有时候会假装的,只是表面做的漂漂亮亮,所以最重要是心。心要清静,身要清静,这两者都清静就有大功德出现。

一个礼拜功德,我们可作七支都具备的礼拜:

身口意三门恭敬而修行便是「顶礼」。此让佛欢喜的部分就是「供养」。依靠这个诸佛菩萨欢喜力量而清净罪障,就是「忏悔」。对此感到欢喜就是「随喜」。依靠这个因缘,诸佛菩萨都会愿意「常转法轮、常住世间」。佛菩萨开心他们会常住世间、常转法轮,不开心他们就不做(大众笑)。虽有菩萨心,但需功德圆满,如果功德不圆满不具足的话那就没办法。后,将此事的一切善根都回向菩提,就是「回向」。一个礼拜聚集了七支供养。

顶礼不只是身体动作,背后还有很大利益,是个很深广的法门。

合掌的方式--这里讲的是西藏方式,所以你们在做大手印前行的大礼拜时,你们可以做这个方式,平常你们要怎么合掌,我(法王)也不管了(大众笑)。

首先,合掌时指尖要合在一起,掌心不要碰到一起,要留着一个空间。两个拇指要放进去里面,形状像合着的莲花。早上都会卖的那个(大众笑)。这些代表什么意思呢?这里的空心代表法身,三身中的法身也就是空性。手的形状代表色身,两只手代表的是方便和智慧,这是我们拜的时候的代表,其它时候就不一定了,有的时候这两只手会做一些坏事情,那时候就不是方便和智慧,可能就是魔鬼了吧!一个是魔一个是鬼(大众笑)魔鬼合了起来了。但做善事的时候,这两只手代表方便和智慧。两手合起来具备方便智慧双运未生起到开起,开起者稳固,稳固者更加增长,合掌代表这么好的缘起。

拜的时候,先合掌于眉间,即是成就佛顶髻的因,有时,密教提到要放在顶门,但这里是指放在眉间,有时候放在顶门不方便,我(法王)的手是没问题很长,但是那些短短的手,就会需要低头啦!(大众笑)。之后合掌于喉间。(这一段法王合掌示范说不需要硬将双手碰到喉部,象征的放在喉部就好。要不然放在心间的话,还要把心拿出来才行了。)合掌放在喉间,会成就佛颈部的功德,如同白海螺的相好。合掌放在心间,会成就大智慧。这些都会清净三门的罪业。都懂了吗?(大众回答:懂了。)

拜的时候有很多拜法,一般来说,大礼拜属于密乘的拜法;小礼拜一般是显教拜法,都属于整个佛教拜法。所以你们在拜的时候,做大礼拜也可以、小礼拜也可以,中间应该没有了(大众笑)。如果腿不好的,跪着拜就可以了,把手放在三门然后再拜。我(法王)见过在显教中就有这样拜的。以前在中国传统就会这样拜的。我们拜的时候不一定要十万遍,因为有时候为了做十万遍就累得半死,还会生气、讨厌…,这不像在修法,我们可以轻松一点,一千、一万都可以但至少要一千拜。(众鼓掌…),这是我(法王)说的,别人不会说。最重要的就是我刚才说的。

礼拜标准是怎样的呢?就是礼拜的时候会展现出一种清净三门,尊敬恭敬的相展现出来,这才是礼拜的标准。这是我们须要达到的。要不然在西藏有的人拜的时候,一付很紧张,很恐怖的样子,不像是清净三门恭敬的相。达到礼拜的标准才是真正的大礼拜。所以各位做大礼拜时,心中不要想大礼拜是一件很困难很麻烦的事情,要想:这是造福、修心的方法。你们要继续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GMT+8, 2024-11-23 13:46 , Processed in 0.0980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