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42|回复: 0

[20150725]北京中心微信群讨论作业--寿命无常(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3 15:3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隐逸竹贤 于 2015-8-3 16:46 编辑

作业:亲怨无常,苦乐无常,贤劣无常,任选一个,谈谈自己的看法

班玛嘉措
    对于无常的理解,我觉得是基于“变化”的含义,也就是没有永恒而一成不变的事物。
    关于亲怨:亲人与怨敌是能够相互变化的,亲人由于一些原因可以变成怨敌,比如一些子女和父母反目成仇的案例;怨敌也可以因为某些缘故而成为亲友,正所谓不打不相识。而作为世俗中的人,往往会自我区分敌友,对亲友百般呵护与依赖,对怨敌憎恶与疏远,殊不知自己最亲近的人反而有可能被其伤害最深。这种亲怨分别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打破了平等心态,如果真的遇到亲人变的疏远,自己会感受到痛苦,身边有这样感慨的朋友。
    关于苦乐无常:对于有漏的事物,或许即使能够当下觉受到快乐,但从因果的角度长远来看反而倒是痛苦的因。但往往自身的选择会是趋利避害,当下选择的是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物,所有能够产生痛苦的东西却统统远离不愿面对。要理解苦乐是会转变的,当自己遭受苦痛时,能够想起这个道理,就不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关于贤劣:我觉得比较好理解,可以作为激励自己的道理,贤劣不会一成不变,如果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但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得自己想学到的技能和品德。反之,如果已经自我感觉不错,但这些东西依旧可以消退。就好比健身,通过努力是可以练就八块腹肌,如果从此懈怠但依然还原成团结一块。

班玛作波
    我对亲怨无常、苦乐无常与贤劣无常的看法:这三者都属于有为法的范畴。只要是有为法所包括的,都脱离不了无常的本性。对于亲怨无常与苦乐无常,我的确是亲身经历过很多。虽然我目前为止还没有经历过贤劣无常,但见闻了许多贤劣无常的例子。近年来的高官纷纷落马,就是对贤劣无常最有力的注解。亲怨也好,苦乐也好,贤劣也罢,我个人觉得,这都是事物一体的两面性。有亲必然有怨,如果有四无量心摄持,尤其是具有舍无量心的话,就不会有亲怨的分别了。而苦从何来呢,因为有乐的对境。因为有分别心,一定就会有比较。举个例子来说,和亲友相聚很快乐,可一切是无常的,有快乐的相聚,就有痛苦的离别。而老话常说的“苦尽甘来”,也是对苦乐无常的很好诠释。所以我个人以为,亲怨无常、苦乐无常与贤劣无常的始作俑者,是自己的分别心。如果心没有分别,就不会有亲怨之别,就不会有苦乐感受,就不会有贤劣更迭。

班玛德巧
    这次迟迟没有交作业是这一周都在体会着各种苦乐无常!
    先是一个亲戚心梗等症状已经瘦到一个男人才不到80斤,准备心脏搭桥手术可是推进去又推出来,大夫说回家吧想吃什么吃什么吧,手术都没必要做了,才62,之前一直乐呵着每天喝大酒。接着是自己的娃多天39度多的高烧不退,家人各种好吃的不停往嘴里塞,而现在自己正在急诊室里,因为老公突然剧痛难忍,打滚撞墙哭嚷!他脑里保准再也显现不出吃饱沙发一靠懒动半步的舒坦了!
    你以为的乐全是苦的根源了!无常无奈无助!
    看着这些,我现在想起来祈请上师了,嘴里不住地金刚萨垛了!回家需要立马熏香了!
    殊不知时刻事事无常!多观想无常,绝对是珍惜时间,精进修行的好方法!

耿森
    亲怨无常:最亲近的人才会伤自己更深;以前自己怨恨的人因为自己心性修养的提高,或者对于误会的进一步了解,不但不再嗔恨对方反而心存内疚愿意利益对方。
    苦乐无常:苦乐的心里感受会随着自己身处的境遇的顺逆变化,即使境遇相对稳定自己的情绪不受外界干扰,自己也难以把控自己的情绪,快乐和痛苦的感受也会交替变化出现。
    贤劣无常:高官落马的事例,以前过着类似“天人”的生活,落马后连平常的老百姓的生活都过不上,活在恐怖纠结之中。

班玛速索
    从苦乐无常说开去。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是因缘和合的事物,都会耗尽,都是无常的,无一例外。苦乐的感受会缘于对外境的执着,可能上一刻还是欢天喜地,下一刻就会灾难临头,反之亦然。莲师开光的桑耶寺三层宝顶宫殿,遭受火灾,毁于一旦,阿育王兴建的佛塔,当下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我觉得明白并接受无常的道理,我们应该变得更加理智和从容,也应该明白,上师与三宝的加持,不是要让我们强化自我,更不是让我们产生一个安全的幻影,觉得自己套上了一个金钟罩,而是要让我们的内心转化,能够明白并接受无常随时可能发生,唯有不断精进学习和修行,不断向善的方向转化,才能不断增上,直至解脱。

王丹
    一切都是无常的,所有的事物每时每刻都可能产生、消失或改变,没有人能超越这个规律,所以我们对于无常都有不同程度的体会。亲人会变成仇人,敌人会变成为朋友,快乐的时候也许就种下痛苦的因,福报耗尽之时贤善可能会转为低劣。我认为书上讲到这些,就是要告诉我们,虽然已经具足了暇满,但也不能放松下来,要时刻观无常,发殊胜菩提心,以所有众生(无论是亲是怨)解脱为目标,放下执着,真正认识苦乐,抓紧时间精进修行,升起强大的信心之后,就不怕福报耗尽没有机会修行了。这是我的一些理解,请大家指正。

班玛雅灿
    从亲怨无常说起,书上举例说,从前,嘎达亚那尊者前去化缘,看到一位施主怀里抱着儿子,在津津有味地吃着鱼肉,并用石头击打正在啃骨头的母狗。尊者以神通观察、洞晓之后说了这样偈颂:“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已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稀有。”今生今世成为不共戴天的仇人们,,也有后来变成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互相交亲,这种情况不在少数。相反,就算亲生父母、骨肉同胞也有为微薄财产受用而怀恨在心进而互相残害的。就在我的身边、都是我的骨肉同胞就是这种情况。按说,成为一奶同胞,前世得有多大的缘份啊!我的两个哥哥,从小一起长大,各自成家后分住前后院,因中间儿一溜走道问题多年争吵不休,逐渐升级,现成势不两立之仇人一样,说‘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怨仇已经结到第三代。今生今世小时候是亲骨肉长大以后变成怨恨的仇人,这真是亲怨无常啊!
    无论是四季的变迁、亲怨、苦乐、贤劣的转换,揭示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没有一事一物恒常坚固不变的。特别是本章学习的寿命无常,我们更应该了知,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博朵瓦格西说过:“倘若修行死亡无常,首先可以作为进入佛法之因,中间可作为勤修善法之缘,最后作为证悟诸法等性之助伴。倘若修行无常最初可作为断除此生绳索之因,中间可作为舍弃贪诸轮回之缘,最后可作为趣入涅磐圣道的助伴。……”

班玛帕波
    首先,对于无常的理解,是讲器情世界一切事物都不是恒常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的,《阿毗达磨俱舍论》中也讲有为法之行相即生、住、异、灭,有为法的“为”字是指因缘造作,一切都是因缘而生,所以五蕴之中,无论色法、心心所法、不相应行都是一样,它们的特性都具备四相,有生有灭,有盛有衰,是在恒常变化的。作为一种规律而言,无常本身并无善恶,但用这一规律去观待生命、世界,会帮助让我们认识到轮回的本质、时间的短暂,人身的难得,从而升起出离心,精进修法。
    人寿是无常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切生命都在走向终点。其实,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天起,就在走向死亡,一刻也无法倒退,就像一支离弦的箭,又像一辆奔向终点的列车。死亡虽然就在不远处,死期不定、死亡的方式不定,但我们对这样的无常却视而不见,挥霍自己难得的人身,追逐欲望的快乐,结果也会不断轮回。
    说到亲怨,书上嘎达亚那尊者的故事很动人心魄,偈颂:“口食父肉打其母,怀抱杀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轮回之法诚希有。” 诚然尊者讲的是真理,但有些人还是觉得自己没有神通,不信因果,这样的故事无法相信。那我们看看我们身边的事情吧,亲怨无处不在,怨敌转眼会变成亲人;亲人很快又会变成敌人。早年还是争锋相对的怨敌,慢慢相处融洽了,成为了情投意合的朋友。同样,父母、儿女、夫妻之间则会因为微小的因由而互相残杀,孩子指责谩骂父母,将父母赶出家门,把外人请入家中,终身相伴。所以一切亲怨都是无常的,应当反复思维以大慈大悲心爱护所有的人。
    说到苦乐,苦乐受,是有情从身到心的反应,大都去追逐乐受,希望远离苦受,但苦乐也是无常的,比如被别人暴打,身上的痛楚我们不希望要;但去治病或者按摩的时候,身上也被整得酸痛,但希望师傅们再大力一些,才能解乏;吸毒者走向不归路也是为了逃避身心的痛苦,而追逐身心迷幻的快乐,可却让身心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大家都熟悉,虽然故事更侧重讲福祸相依的关系,但也证明了福祸转换的无常,苦乐也无常。身心內在的感受是无常特性中最明显的表现。透过对感受的观察去直接体验,而不只是感性的信仰或理性的信服,我們才能夠接受实相。所以,不要患得患失,对于此生世间的一切幸福受用应如丢唾液般的舍弃,应当至诚观修,追循诸佛前辈们求法苦行、策励精进、备受痛苦的足迹。
    说到贤劣,世间法中境遇的贤善是无常的。有一些人,上半生尊贵富有,财富家眷无所不有,人人都恭敬、羡慕。所有的家产都是自己兢兢业业的努力所得,从不依靠他人。因而,成为了他人投靠、指望的对象。但是后来,往世积累的福报享尽了,生意不景气,又遭遇盗贼的洗劫,就像开水沸腾会变干一样,瞬间变得一无所有。而且,父母亲眷死的死,散的散,最后,剩下自己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地过着下半生;还有些人,口中无食,背上无衣,贫困潦倒。靠着扫厕所,捡垃圾的工作养家糊口。后来,因往昔的福报因缘成熟,所做的事称心如意,变成了富有的财主。以前比自己有钱有势的人都来依靠、投资,另眼相看。这些情况都屡见不鲜。所以说,贤善之事会变恶劣,不善之事会变善妙,这都是无常。而对于修行佛法而言,贤劣无常也随处显现,包括我自己在内大多学习佛法的人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中间患得患失,从精进到懈怠到退失再到精进,贤劣也在不停转换。就像大恩上师曾经画过一个正弦曲线的图,犹波涛的曲线是我们的修行,围绕的横坐标是菩提心,有了这个横坐标,曲线到了高点不会飘走,人飘起来还会收回来,趋近发心正行;曲线到了低点不会沉下去,人沉顿后还会升起来,趋近发心正行。这虽然是告诉我们发心的重要,也说明在未断除我执、未生起无我之智慧、未得到圣者果位之前,贤劣的显现都是无常的。所以我们应当恒时修习死亡无常,观察自之过失,恒常处于低劣位,生起出离厌世心,三门调柔不放逸,一切有为观无常,思维轮回之痛苦,恒时处于强烈的信心和深深的厌离心之中。
    喇嘛千诺~

    以上分享,请师兄们指正。
    帕波合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GMT+8, 2024-4-27 10:33 , Processed in 0.10133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