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830|回复: 0

轮回过患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2 17: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类之苦分二:三大根本苦;八支分苦
三大根本苦分三:一、变苦;二、苦苦;三、行苦。       
变苦:
现在的人们所拥有的片刻快乐也是瞬息万变,可以说转眼间就会变成痛苦。比如说,本来食用对身体有利的饮食以后,正当觉得吃饱喝足、心情愉快的时候,没想到胃肠里生了寄生虫,突然染上了严重的浪踏病(肠胃绞痛。由于寒热交攻,胃及大小肠中寄生虫动乱妄行,突发剧痛,如牛角尖压刺胸腹),痛苦不堪。正当快快乐乐的时候,忽然间,怨敌赶走了家畜、大火烧毁了房屋、病魔缠身或者听到别人的恶语中伤等等,顷刻之间就会乐极生悲。从这一点来说,在这个生死轮回中,表面拥有的安乐、幸福、名誉,其实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恒常性、稳固性,终究离不开痛苦。因此,我们一定要对轮回生起厌恶之心。
苦苦:
所谓的苦苦,是指前面的痛苦还没有烟消云散,后面的打击又接踵而至,可以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如说,麻风病还没有痊愈又生毒痈(头疽,疮初起顶如粟米,后来根盘扩大,状如蜂巢),毒痈还没有好转又生疮;父亲不幸逝世,紧接着母亲又撒手离去,被怨敌抢劫一空又加上心爱之人命归黄泉。在这个轮回中,无论是生在任何地方,都唯有以苦上加苦而消磨时光,连一刹那安安稳稳、快快乐乐的机会也没有。

行苦:
现在我们这些自以为安乐的人们,表面看起来好像没有亲身受苦,但实际上也绝没有摆脱痛苦之因,比如,吃饭穿衣、住房受用、装饰设宴等等这一切都可能成为造罪业的因,所作所为完全是罪恶的伪装,这一切的后果无疑就是痛苦。

有的人可能认为,被称为三白三甜(乳汁、乳酪和酥油为三白;冰糖、蔗糖和蜂蜜为三甜)的酥油和牛奶等,该是无罪清净的食物吧。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大多数小羊羔和牛犊被杀,未被杀的刚刚生下来也很难吃到一口甘甜的母乳。主人用绳子将它拴在桩子上,行走的时候两个牛犊互相连在一起,吃一口母奶的权利也被剥夺了,而主人则从牛奶中提炼出酥油。本来,母亲身体的精华是孩子生命的源泉,牛奶被夺走以后牛犊处于不死不活的地步。虽是体魄健壮的母牛,(因主人日日抽取其身体的精华,)到了春季时,它们从卧处爬也爬不起来,已是精疲力尽、奄奄一息。大多数牛犊、羊羔也因饥饿而死,侥幸活下来的那些也是干瘪羸弱、四肢萎缩、步履艰难、濒临死亡,成了拔炒棍头(炒青稞时用以在锅内翻拨的木棍。藏族风俗习惯中对牲口身体瘦弱的一种比喻)一样。可以想象,现在我们认为幸福的所有事物,包括口中吃的、身上穿的,一切财物、食品、受用都唯一是通过造罪业才得来的,这一切一切的果报最终必将要感受漫漫无边的恶趣痛苦。因此说,现在一切表面的快乐都是行苦的本性。
八支分苦分八: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怨憎会苦;六、爱别离苦;七、求不得苦;八、不欲临苦
生苦:
南赡部洲的人们大多数是胎生的,中阴寻香(食香者,欲界中有或中阴身,各依因缘善恶,吸食种种香、臭气味,故名寻香。梵语译作乾达婆)的神识进入父母的精血中间,逐步形成凝酪、膜疱、血肉、坚肉和支节……,体验住胎的痛苦。

到底人在住胎时有什么痛苦呢?到了支支节节诸根都齐全的时候,胎儿会觉得母胎里非常狭窄、臭气扑鼻、漆黑一片,仿佛感到了关在监狱里的痛苦。当母亲吃热的饮食时,胎儿会像置身火里烧灼一样的痛苦;母亲食用凉的饮食又会给他带来浸在冷水中一样的痛苦;母亲睡觉之际,他感到如同被大山压着一样的痛苦;母亲饱足的时候,他又觉得像夹在山崖间一样痛苦;母亲饥饿的时候,他会有如堕入万丈深渊般的痛苦;母亲在行住活动的时候,他也觉得像被狂风席卷一样的痛苦。
老苦:
轮回的事情无有实质性可言,也始终没有一个完结的时候,正在吃喝玩乐享受生活之中,不知不觉就已感受到了衰老的痛苦。人到了垂暮之年,周身体力逐渐衰退,再香再好的食品也消化不了;眼根视力减退,老眼昏花,根本看不到远处的景物或细小的物体;耳根衰退,无论别人说话声音大小,都听不清楚;舌根衰退,品尝不出饮食的味道,而且说起话来也是口齿不清;意根衰弱,神志不清、非常健忘,总是昏昏沉沉;口中原有的两排牙齿脱落,嚼不动坚硬的食物,说起话来吞吞吐吐;体温失调,衣服稍微有些单薄,便会感觉冷得要命;支撑力下降,实在无法承受沉重的衣服;虽然他们渴望欲妙受用,怎奈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身体的风脉衰退而造成承受力、忍耐力极其薄弱;经常受到众人的欺辱,感到万分绝望,徒生苦恼;因为身体的四大紊乱,又要遭受百病萦身、多重损恼的折磨,行住坐卧、活动活动也是气喘吁吁,感到困难重重

病苦:
人的这个身体本是四大组合的性质,当四大不调时,必然遭受风、胆、涎等各种各样疾病的折磨而苦恼万状。就算是精力充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精明强干的壮年人,可是一旦不幸染上疾患,也会像被石头击中的鸟雀一样身衰力竭,无精打采,甚至卧床不起,身体稍作运动也很困难。
死苦:
人到了临终之时,躺在床上不知起身,见到饮食也无动于衷,遭受死亡的摧残而郁郁寡欢、闷闷不乐,丧失了以往英勇无畏的胆识与不可一世的傲慢,等候在前的就是迷乱的显现。已到了大限来临之际,尽管亲朋友人在四周团团围绕,可是也不可能延缓他的死期,这时候只有死者独自一人感受气息分解的痛苦。纵然拥有不可估量的财产眷属也无法带走一分一文、一人一仆,虽然心中对此难割难舍,但是他们也不可能随身而行。

我们谁也不能确保这种死亡今天就绝不会临头。而在死亡时除了正法以外再没有其他可依仗的对象。如云:“念法始从母胎生,初生之时忆死法。”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不管是老是幼,死亡都可能突然降临到他的身上,所以我们诞生到这个世界以后,就必须修持对命终有益的正法。只可惜,我们在这之前并没有忆想死亡的观念,而一直在扶亲灭敌、醉生梦死中虚度时光,整日为了住宅、财产等而奔波忙碌,为了亲戚朋友等,竟然以贪嗔痴蹉跎岁月,浪费光阴,这的确是令人感到遗憾的事。
怨憎会苦:
我们再来看看怨憎会苦是怎样的情形。很多人都是担心财产遇到怨敌的打劫而白天守护、夜间巡逻。大多数人为了养家糊口等终生忙忙碌碌地度日,可结果却无济于事,一切财产受用也会意想不到地落入仇人手中,白天土匪明目张胆地抢夺,晚上盗贼偷偷摸摸地窃取,有时豺狼猛兽等会不期而至恣意糟蹋,弄得一片狼藉。总之,无论何等的富裕,都同样免不了给人带来积累、守护、增长等无穷无尽的痛苦,诚如怙主龙树所说:“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

爱别离苦:
流转世间的一切众生都是对自方爱恋有加、对他方恨之入骨,明显堕入亲戚、朋友、眷属的包围之中,结果为了他们而受尽苦难。实际上,亲戚朋友之间暂时相聚,也同样是无常离别的本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亲人离开人世,或者流离失所沦落他乡,或者被怨敌逼得走投无路,自己甚至比受害者本人还痛苦。
特别是,身为父母双亲都十分慈爱怜愍子女,一会儿担心他挨冻受凉,一会儿顾及他饿了渴了,一会儿又忧虑他生病死亡。如果是宝贝儿子或女儿生病,他们宁愿以自己死去的代价来换取子女的健康,他们挥之不去的唯一心事就是子女,总是为了孩子而劳心费神,含辛茹苦。同样,如果与亲友之间情意缠绵……势必也要感受与他别离的忧苦。
子女们又是怎样对待亲生父母的呢?最初吸取父母身体的精华,中间抢夺他们口中的饮食,最后夺取他们手中的财产。父母再怎么疼爱儿女,他们反过来却与父母作对,父母双亲将毕生不顾千辛万苦、不顾罪大恶极、不顾臭名远扬而积累下来的所有财富毫不吝惜地全部给予了子女,可是他们却无有一点一滴的感激之情。

求不得苦:
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不希望自己幸福快乐,可是几乎谁也不能如愿以偿。有的人为了舒适安乐而建造房屋,可没想到房屋倒塌自己丧命;有的人为了充饥果腹而享用饮食,结果却染上疾疫危及生命;有的人为了获取胜利而奔赴战场,结果一命呜呼;有的人为了谋求利润而拼命经营,结果被仇人毁得倾家荡产,沦为乞丐等等。
古大德说:“勤劳如山王,不及积微福。”无有终止的轮回琐事究竟有什么用呢?从无始以来直到现在,很多人将全部精力都放在这些轮回琐事上面,可结果呢?只是痛苦而已。
我们心中要这样想:如今已经知道弃恶从善的分界,此时此刻,千万不能再将精力放在成办没完没了的轮回琐事上了,一定要修持真实的正法。
不欲临苦:
我们可以肯定,希望自己受苦受难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也没有。但是,不愿意也要感受。比如说,以往昔的业力所感成为国王的臣民、富翁的奴仆等那些人,他们完全是身不由己,不愿意也必然受主人们的控制。哪怕仅仅犯了微不足道的错误,也会大难临头,措手无策,即使当下被带到刑场,也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去,根本逃脱不了。以此为例,我们就能明白所谓的不欲临苦。

总的来说,四大部洲世界的人类都无有安乐可言,尤其是我们这些生在南赡部洲的人们,如今正处在五浊恶世(劫末寿等渐变鄙恶,如渣滓故名为浊世。五浊:寿浊,烦恼浊,众生浊,劫浊,见浊),没有一丝一毫安乐的时候,唯有感受痛苦。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朝朝暮暮,转瞬即逝,时世越来越污浊,劫时越来越恶劣,佛法越来越衰败,众生的幸福逐渐减灭低劣,想到这些,伤感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再者说,南赡部洲是业力的地方,一切贤劣、苦乐、凶吉、善恶、高低、法与非法等都是不一定的。通过审视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目共睹的这些事实,自相续必然会进行取舍。
全知上师无垢光尊者说:“有时观察自现之顺缘,了知自现觉受现助伴;有时观察有害之逆缘,即是断除迷执大要点;有时观察道友他上师,了知贤劣促进自实修;有时观察四大之幻变,了知心性之中无勤作;有时观察自境建筑财,了知如幻遣除迷现执;有时观察他人眷属财,生起悲心断除轮回贪。总之于诸种种显现法,观察自性摧毁迷实执。”我们要依照尊者所说而实地修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GMT+8, 2024-4-25 04:16 , Processed in 0.08783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