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14|回复: 7

由什么是“众生”和“累生累世”想到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7 17: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来这篇文章酝酿了很久,但一直没有勇气发上来,后来一想这本身就是一种我执和傲慢,于是还是决定在这里献丑,请师兄们大力斧正吧。

缘起
一天,与一师兄寒暄,师兄告知,师父曾在他家办会供。期间,师父问大家,何为累生累世?大家七嘴八舌,但始终未言中。于是师父示现不悦,告诉大家应该努力学习,而非整天地盲目跟从,不知所以然。后追问师兄,师父到底是如何开示的,师兄说因为别的问题岔开了,一直没有说。

过了些时日,大家一起去查理寺见证格西考试。期间,适逢包括师父在内的众高僧在大经堂前辩经考试,得一法师讲解二谛和五部大论的浅显概况,由于自己根器低下,只能略略记下些皮毛。第二天,由于自己的业障深重,没能和大部队一起赶往拉则寺,和其他三位师兄独自留在了查理寺,当晚辗转不能寐,脑子里开始了胡思幻想。最后落款到“累生累世”的问题上,鉴于刚刚被法师的启发,略有雏形,于是准备回头整理一下思路,写出来供大家审阅。

说来也巧,当日的机缘巧合,我等的问题解决了,于是和师兄们随后又感到了拉则寺。当晚大家齐聚一堂,师父让大家表演节目,实则是拓展每一个人并发现问题所在。期间,师父又问大家什么是众生。大家又是一阵不知所云,后师父说了十个字:众生是我执,我执是众生。这又让我联想到了在查理寺自己三八的内容。喇嘛千诺!上师无时无刻无从不在加持着如我般罪苦众生。三八了这许多,言归正传,交作业如下:
正文
世尊当年依根器不同,三转法轮。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世俗谛和胜义谛二谛法。世俗谛即是指我们的眼、耳、鼻、舍、身前五识所能感受到的,第六意识所能思维到的一切。世俗谛中包括了因果、轮回、造业、行善、学佛、成就、堕落,还有物质、精神、时间、空间、运动等等,也包含了古往今来的哲学、科学、艺术等一切学科。按照佛教中一切有部的理论,所有的外器世界和内情众生都是由“微尘”在一定的因缘和合下所组成的。以内情众生为例,前五识组成了我们一直执着的所谓身体,第六识可以称之为我们的灵魂,这六识共同运作形成了我们的第七识“我执”,当然有了我执,必然就有他执。因此就有了“众生是我执,我执是众生”这样的开示。同样,在世俗谛的境界中,有时间和空间的存在,以一个生命十二缘起中生和老死为起点和终点的话,这一次时间旅程即可以被称为一次生命的轮回,即一生一世。当众生不由自主地随业流转,从无始至今,就有了累生累世。但这种累生累世,并非100%的无明,当我们具备部分自圆满(人身难得)和他圆满的时候,是可以得闻佛法、学佛、行善、培植福报的,反之亦然。以此可得,当我们说某某累生累世的善缘、孽缘也好,就有依据可循了。

然而世俗谛毕竟是不了义的,于是就有胜义谛这一概念和境界。当然这个境界不是我这样的愚痴凡夫所能企及的。然而在《般若经》、《心经》和《金刚经》里都在阐述着胜义谛的境界。如“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种种的说法都在阐述着空性。而胜义谛即可以简言之为“证悟空性以后的境界”。如心经中云“无智亦无得,已无所得故”。然而这种境界的真正状态,是无法用我们的所知障来描述的。正如师父开示的,没有当过爷爷,就别将爷爷的故事。

对于我等凡夫而言,又该如何利用这些框架增益自己呢?《普贤上师言教》中有云,“证果的甚深方便,其根本主要依赖于转变欲乐”。即观想所在的处所和所接触之人,都观想为上师三宝及其清净刹土,从中获得智慧和加持。以此为不但增长的助缘,当有一天我们自己的相续和上师无二无别之时,就是我们照见胜义空性大乐之时。这个过程可能是一瞬间,一辈子,更可能是漫长的生生世世,一切依赖于我们自己的信心和福慧。同时五部大论里的“中观”一直在告诉我们,我们的观点要不堕两边,“二边”即是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的有无、常无常、高低、左右、上下、长短、唯物唯心、善恶、福报业障、增上下堕等等这些相互观待的概念,所以叫作二边。远离二边后的中间之道称为中观。那么是否有一种“中间”的存在呢?不可能有。虽然没有一个“中”的存在,但如果用人类语言来表达空性,就只有暂时用“中观”二字,如果要真正了解它,则必须自己亲身体会。

不知所云地三八了这许多,一定有诸多纰漏之处,肯定诸位师兄批评斧正。喇嘛千诺!
发表于 2011-1-7 20: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喇嘛千诺!随喜师兄的广闻与多思,帮我把一个个的佛学名词做了一次串联,同时深深忏悔上师总结“众生是我执,我执是众生”时我的封盖状态以及返回后的诸多颠倒梦想。
发表于 2011-1-7 22: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喇嘛千诺!
随喜师兄!
我得好好的思考一下下了!
发表于 2011-1-8 13: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师兄的分析,偶就是参加了那次会供,也被班老师问到了,只能回答不知道,其实还到不了知不知道答案的“境界”,压根就不知道班老师想问什么,想对我们说什么。哎~一到跟佛家知识沾边的时候,连点点边儿都摸不找了。师兄阐述了的很深,偶还是雾水,能联系实际在讲讲不?
发表于 2011-1-10 12: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证果的甚深方便,其根本主要依赖于转变欲乐”----一遇到问题,我就总是去转变外在去了,啥时候能管好自己的心呢?
感谢师兄的文章,受益颇多。。。
随喜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15: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班玛正波


    师兄过奖了 自己的斤两不足以支撑这样题目的文章 来这里献丑 只是为了期待师兄们送智慧 共勉
 楼主| 发表于 2011-1-10 15: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班玛德巧

    德巧师兄总是那么一针见血,师兄提醒的是,我只有八哥理论的份(如果在框架上),结合实际不敢说了。能将理论结合实际的人才叫修行人,师父说过,“一秒钟框架内、一秒钟框架外,对于我这样的愚痴人就算不错了。” 师兄要是想学习的话,就多看“普贤上师言教”吧,因为师父说,“这本书如果我们连续两辈子能得闻的话,就算福报大了。”
发表于 2011-1-10 19: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班玛藏龙


    师兄又谦虚,我一定多看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GMT+8, 2024-5-7 16:31 , Processed in 0.3103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