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239|回复: 17

2011年5月28日共修讨论纪要--什么是上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31 13: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班玛秘书10号 于 2011-5-31 13:17 编辑

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交流会
题目:什么是上师
主持人:班玛仁钦


缘起
上师已经给了很多金子般的开示和智光,我们需要自己领悟的同时,更需要金刚师兄的助伴共勉。因此,上师开示我们可以讨论一些对于修行至关重要的话题。如什么是上师。

班玛正波:
一个人的上师可以有很多,可以分为“上师”和“根本上师”。从广义上来讲:上师是提供给你解脱机会的人,从狭义上理解“根本上师”则是给你佛法最多,也是改变你最多的人,他让你认识到了自己并改变自己,也是你平时祈请最多的。
从三根本的概念来理解:上师,本尊,空行(护法);
有两个故事和大家分享:
以前马尔巴罗扎通过祈祷,见到上师那若巴,同时也现见了喜金刚本尊坛城。当时马尔巴罗扎选择向本尊顶礼,而没有在上师面前求悉地。以这种缘起,他的解脱成就因此而拖延,没有获得即生成佛,尽管他的法脉绵绵相传,但他的子系传承却从此间断。
藏传佛教的历史也是这样。曼达热哇祈求莲花生大师时,现前了普巴金刚(金刚橛)的坛城,他选择在本尊面前求悉地,而没有向上师求取。以此缘起,莲花生大师的意传加持,直接赐予空行母益西措嘉,曼达热哇并没有得到。
上师是一切加持的根本
本尊是一切成就的根本
空行(护法)是一切事业的根本。

班玛藏龙:
以下所言,全是八哥
从世俗谛的范围来理解,根本上师是某一个化身,是我们依止学习的人。
从胜义谛的范围来理解:上师不是某一个特定的人。师父曾经开示:上师是与莲师无二无别的圆满的智慧,用最简单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自性”。
从修学密法的发心的角度理解:任何能让自己增益的,趋向圆满智慧的东西都是上师的化现。

班玛仁钦
自己感觉很难理解上师是什么。师父曾经说过,我们这种讨论的方式不是为了得到某一个特定的答案,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讨论也如水中看月,不可能有能力讨论出答案,但是讨论的过程能让我们得到很多收益,能让我们更明白佛法,更有信心。
对于任何一个话题,我们应该首先去看经典中怎样说,小乘、大乘怎样说,显宗、密宗怎样说,即便是密宗里的黄教、红教对很多东西的解释也会不一样的,我们都要学习。

而对于“上师是什么”,我也查阅的一些经典中的解释,有很多,但是感觉说的太枯燥,离我们现在的现实似乎也比较远,真实理解还有困难。因此我只摘录的两段我自己比较有感觉的先和大家分享:
1.“上师”就是善知识。《般若十万颂》和《现观庄严论》中都指出,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善知识,一种是内在的善知识。外在善知识即是三宝和三根本的总集——金刚上师,祈祷三宝和修上师瑜伽可以获得殊胜的加持,内在的善知识是以坚定的信心极快生起的证悟智慧,和很快生起大乘菩提心的主要方便大悲心这两者的双运。   
  所谓外善知识,佛在《总集经》中说:所有的佛以及进入菩提之道的菩萨行者们,必须依靠善知识。麦彭仁波切说:佛、薄伽梵、进入菩提道的菩萨行者们,以及将佛、菩萨传下的六度等法宣扬给别人的高僧大德等,都是我们的善知识。
    外善知识把大乘的法门如法地传授,又将善巧的法门告诉我们,让我们心中产生内善知识,了解善巧与般若双运的道理和方法。所有让我们进入究竟解脱之道的诸上师,就是外在善知识。
   
  而内善知识是真正由我们心中发出,包括正知、正念、不放逸及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依靠它们,才可以得到短暂的人天福报和永久的佛果。
2.顶果钦哲仁波切开示:虽然上师在我们面前呈现的是平凡的人形,事实上,他的心与佛无二无别。上师和佛陀之间的唯一“差别”,就是上师对我们的慈悲,而这个慈悲事实上已经“超越”所有过去的诸佛――因为虽然过去的诸佛都已达到完美的证悟,但是我们既无法亲自见到他,也无法听到他的开示。而我们的心灵老师,我们在此生中可以见到他,从他那里得到指示,他引导我们离开六道轮回的泥泞,走向证悟。

班玛藏龙:知道上师是什么,是了解怎样依止上师的前提。
班玛麻觉
我想日常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凡是能让自己有所增益的都是上师的化现。把自己的位置摆好的时候就能体会到上师的示现。上师是无时不在的,上师存在任何的事物当中。
班玛仁钦问:怎样才是摆好位置?
班玛麻觉答:升起信心的时候就是摆正自己位置的时候
藏龙师兄:我理解一下麻觉师兄的意思是,自己清净的时候能得到上师的加持,当然每个人得到加持的形式不一样。比如说,我走路看到一个人,这个时候自己的一个我执的东西会出现(可能当时在不自觉的衡量看到的这个人),最终反而对境中的这个人像一面镜子一样的照见了自己的问题。

班玛仁钦
如何从生活中得到智慧?我认为第一位的还是同我们的外在善知识(根本上师)班玛陈来仁波切的相处。因为这个过程中自己才会知道什么是对错,懂得取舍,获得收获;再次基础上才能谈及胜义缔的或是内在善知识的化现的内容。有了如上的次第和框架,才能真正明白如何依止上师。

班玛哦则
开示的时候我没明白各种意思,后来听到有的师兄说上师即是“自性”的时候,自己很有感触。正如以上师兄们讲的一样,外在上师是诸佛菩萨的化现,内在上师呈现出的是一面镜子。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反射自己的能力,如果能力不够,接不住师父给的东西。

除此,再说父母与上师。师父说过:父母也是上师的化现。比如我们认为孝是对父母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没有这个根本,不可能谈学佛。如果对父母和上师的观待清静,会得到上师的加持,了解上师的示现。

继续延伸下去,上师的加持和示现不一定是我们的分别心念中认为美好的东西,我执的负面的东西也是化现。有了这些负面的东西,自己才能去思考,从而从中获得收益,如果随业流转,则失去了获得智慧的机会。比如我自己最近的遭遇(骨折)。

班玛仁钦问:
我之前的思维和哦则师兄的很相似。不过现在我到时想请教一个问题。哦则师兄的际遇难道是上师示现你出现此事吗?
班玛哦则答:
当然不是。
第一,我想表达的是发生这样的事,我以什么心态来对待,才是收获;
第二,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一直小狗,由于自己有贪心,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所以才导致出现,这对我以后处理问题是极好的启示。

班玛央措
最近自己非常忙,开始对这个问题没有思路,只想听,没想说。后听闻师兄们的交流,有所感悟。觉得师父给的命题寓意深远。
问题不是单独的,反而好比一条串珍珠的线,可以串起我们修行的次第。比如师父开示我们学佛的三殊胜,首先就是发心。而发心的修法中,就有如下的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如同三世佛佛子           我与无边诸有情
已发最圣菩提心           本来即是正觉尊
我亦为度遍天众           了知如是之自性
愿发无上胜决心           即发殊胜菩提心

那么这两个世俗缔和胜义缔也是刚才师兄们说的外在上师和内在上师的体现。因为自性即佛,那么就要从根本上去找,而根本就是发心。有了发心,才有了起点。
自己最新很烦乱,所以在思维苦难是什么。自己也经历过苦难,那么到底如何定义苦呢?皈依前,我认为苦就是洗涤自己灵魂的过程。皈依之后,我依然这样认为。不同的是现在遇到事情会更积极,通过这个磨砺去提升自己,这同样也是修行的过程。如果将苦难看作是上师给的礼物,这样才能收获。现在在师兄面前,为自己进来所犯的罪业忏悔,但我相信正因为如此,我才有成长的空间。

班玛正波
最近再看《地狱游记》,里面有描述狱卒打杀有情的场景。游历地狱的瑜伽士问狱卒你们为何无有慈悲心?狱卒的回答说不是我们没有慈悲心,这是他们自己的业力显现,这个过程也是在消除他们的业障。这样说的原因是因为现在的我们有着强烈的我执,所以会有痛苦和快乐之分。当我们在中阴身的时候,没有肉身、没有我执的躯体,反倒可以看清自性,更不会有痛苦。这是我理解的如何观待痛苦。

父母是上师的化现
班玛央措
回到刚才的父母是上师的化现。我认为是个大话题。通常父母对我们的要求都是我们自己会考虑到的,如何做才是孝顺父母?
班玛麻觉
父母对我们好是他们的义务,我们孝敬父母也是我们的义务。如果我们能以父母对我们的心态来对待父母,就是对父母的孝顺。我认为父母和上师不能等同。
班玛突杰
师父曾经讲过,过父母关最简单的就是让他们高兴、开心,要学会如何演戏。但同时还可以坚持自己想做的东西。比如父母让你向东,而你想向西,这是你可以表现的向东,但其实你是在向西的。因为这同时更是在完成上师授记你向西的一种随顺。
班玛央措
我认为父母和上师完全等同。因为父母最了解我们,最知道我们的优缺点,所以他们就是能让我们找到自己没智慧的地方。因为和自己很像,父母同时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如果看到,就获得了智慧。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能过父母关,就等于过了上师的关。
班玛藏龙
请问央措师兄,怎么理解四无量心呢?
班玛央措
当然从慈悲喜舍的角度来讲,众生都是父母,同时众生也都是佛。但是今世的父母和自己最近、最直接,所以我认为父母和上师无二无别。但是如何孝顺和照顾,自己没有答案。
班玛藏龙Q
如此说来,请问师兄是否能在和父母以外的其他众生互动的时候,也可以像对待自己父母时候无二无别呢?
班玛央措A
可以,我能做到
班玛藏龙
深深随喜,我无话可说。

班玛突杰
我认为上师就是一切。
在我最困惑的时候,给我帮助的人;
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让我得到智慧的那个人;
同时也是让我深信不疑的人。即使我没有理解,我同样会去遵照奉行。因为只有做了,才能得到智慧,才会有自我突破。据我自己的个人经验而言,每次当我成功之后,才会发现去做的必要性。当然这个过程对于我而言,不是一蹴而就的。之前我总是觉得上师说的对,但是自己并没有去做,现在我会强迫自己去做。
比如,我曾经在很关键的时候(笔者认为:自己的三毒最大释放的时候),相信自己肯定错了。此时自己通过祈祷、忏悔,后来果真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加持。所以真心相信、真心忏悔,定得解脱。

师父说过修行要当成一种习惯。不过我们顺应自己习惯的习惯容易,顺应自己不习惯的习惯难。但是如果能深信,并强迫自己去做,慢慢地打破我执,得到加持和智慧后,就会变成一种主动的做,自己的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我们都说上师是智慧,我觉得这个智慧不是挂在嘴边的东西,而是体现在生活中的一切。如何自己观待更重要。而不是只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想起上师,这无异于求乐救怖。
(群众一片掌声^_^)

班玛仁钦
最近在看一本书(之前向师父求证过,是一本开悟者的作品,所以可以阅读。),内容就是关于弟子如何依止上师的。第一次看的时候非常不接受,后来问师父,得授记。于是重新阅读,觉得非常收益。现在我觉得班玛突杰师兄的回答最贴近师父开示的“什么是上师”的答案。比如密法里说上师是佛,如何体现呢?再次要先随喜一下央措师兄,发心是第一位的。任何事,有了发心,就有了答案。比如我们以什么样的发心来学佛,自然我们的最终结果也就注定了。如人天乘、小乘、大乘、金刚乘的发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求解脱,就等于没有上师。(此处得到999朵鲜花)

再回到刚才师兄们讨论的父母和上师的话题上,自己的妈妈经常反复不定,自己也曾经很烦恼,后来得师父开示说:你妈妈就是我,我就是你妈妈。现在师兄们提出来,我同样觉得这是个很深的话题。如何才能做到等同地对待父母和上师呢?我认为首先是讲自己开放地摆在上师面前,才能谈如何依止善知识。那么在做这个之前,更应该开放地对待自己的父母。
画外音:在上师面前,开不开放,上师都会完全了知。
仁钦回答:当然。但是正如之前自由佛学院里曾经说过的一样,“弟子给上师一个平台,上师还弟子一个世界”。如果自己不给上师这个开放的机会,自己就没有获得智慧的机会。
(群众又是一片掌声)
再回来说开放,比如自己去查理寺供斋之后,感觉自己少了很多幻觉,没有了自己给的很多包装,所以轻松很多。
(笔者按:难怪最近不可思议地精进,原来如此。)

班玛突杰
我对放松这个话题有不一样的看法。我在父母身边真的很放松,由于失去了警觉性,这种放松就会表现出自己的很多问题(按佛教框架来要求的),但父母给不了上师给你的授记;反之,如果在上师面前,自己就会很有警觉性,这些问题就有了解决的机会。(笔者按:还是针对父母是否能等同上师的一种理解。)

班玛央措
有时候自己觉得很困惑,感觉得不到上师给与的一个明确方向的指示。
班玛哦则
如果是想求解脱,必然有方向,不然就无法得到上师给的方向。(再次送出鲜花朵朵)
班玛藏龙
个人认为,之前师兄们已经说过了,如果我们自己达到了一个平台,师父自然会给我们明确的方向的。在此之前,则需要我们自己不断地去给搭建这个平台。就个人体会而言,师父会不断地要求自己折返跑。但在这个过程中,打破了自己的很多我执和所不能,但折返的方向虽然一致,但是并不是原路返回,而是比来的时候的基地又高了一层。那么经过这样多层的往返之后,或许才有可能达到师父明确授记的平台。
班玛仁钦
米拉日吧尊者说:修本尊不如修上师;没有发心,正行便毫无意义;比如你修文殊菩萨,自以为是在修文殊本尊,但其实还是在修上师。所以没修上师,就不能修本尊。上师是一切的根源。

班玛突杰
对父母和上师的补充。自己曾经和父母吵架,而且非常生气,甚至想永远不搭理他们。后来师父开示,“像父母一样的人,通常给你的东西是你的上师无法给你的。因为上师更多时候只能给你理论,而他们则不一样。所以一定要宽容大度(笔者按:同时更应该有一颗警觉观待的心。)。

由于记忆力和根器有限,只能拙劣记录如上。如有疏漏和不当之处,还恳请师兄们斧正。
---班玛秘书10号
发表于 2011-5-31 13: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诸位师兄,每次讨论都很受用~
发表于 2011-5-31 13: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随喜师兄们 大家都上去了 自己也要努力加油了
发表于 2011-5-31 13: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上师!
随喜诸位师兄和班玛秘书!
讨论时多少有些紧张,可能有些东西没说清楚。
在我心中,上师是一切。是在我困惑、迷茫、无助时,最先想到要祈请的智慧。是我在开心快乐时,最想要供养的诸佛载体。
上师好像充当着我身边的很多人和事,像爸爸、像妈妈、像老师。。。,抑或是寒风中的一篝火。。。。。。可又都不完全。
因此,上师不只是人,上师是一切,却又超越了一切。

喇嘛千诺!
发表于 2011-5-31 13: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父母与上师等同的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是对上师有了信心,才能知道如何看待本尊、父母的问题,乃至如何看待众生,就像师兄们说的上师是一切的前提。
发表于 2011-5-31 14: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班玛麻觉 于 2011-5-31 15:02 编辑

随喜班玛秘书

当时自己没有整理好自己的思路,所以自己当时表述的不清楚。在这里纠正一下:

我理解的父母与上师之间如何观待,是记得上师曾经说过:父母是我们的义务,如某位师兄很尽心的照顾着他妈妈这样,应该照顾他们。  
我理解或许父母对孩子好与不好,爱或弃,自己都应该孝顺他们,照顾他们,但是世间的父母也是轮回中的无明众生,从这点上师与父母是不能等同的,(换角度的话,“一切都是上师的游舞与示现”把世间父母真正观待成上师无二无别的话,那父母就是上师,上师就是父母)
发表于 2011-5-31 15:5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们都是上师的化现。顶礼上师。
发表于 2011-5-31 16: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法说的随喜突杰师兄
发表于 2011-5-31 21: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师兄们~

父母应该等同于上师,那为什么我们和父母相处的时候没有时刻反省自己的习气毛病,没有得到智慧呢?没有像上师交代什么就去做什么呢?什么使得“应该”的事情变的不是了呢?
发表于 2011-5-31 21: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班玛德巧


    师兄的问题让我想到一句师父的话:“这个就叫做‘太近’。”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太近了,就会摆不对自己的位置,进而出现矛盾等等的问题。
   “不远不近做人”在家人中也同样适用。
   喇嘛千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GMT+8, 2024-4-25 15:46 , Processed in 0.14506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