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11|回复: 5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学习心得--郑州共修小组(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 13: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顶礼大恩上师班玛陈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学习《大圆满潜行引导文》第一部分-- 闻法方式之行为:六垢——外散,内收,疲厌


班玛刚三: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学习:闻法方式-外散.内收.疲 外散-意识散乱于六种外境是一切轮回迷乱显现之根本、一切痛苦之来源。无论闻法、修法时,都应当断除回忆往事、忘想未来及现在的分别念散于外境。经常想一些没有用的这叫忘想。经常想一些不该想的这叫邪思。心就是这样不老实的东西,闻法、修行的时候它也不老实.总是外出散乱、放逸,闻法、修法时心不在焉.想别的东西去了,到别的地方去了。这就是外散.

内收-有的人学修的时候,很精进、很用心,特别想听明白,学明白.然后一句句记.一字字去领悟。这是过度执着.思维、观修的时候,每句都要记住是不可能的,每句都要思维也是不可能的,要学会抓重点。思维、观修重点.才能取得圆满的成功。

疲厌-闻法或打坐的时间长了,或遇到了一些小小的违缘和障碍时.心里就生起了疲倦和厌烦.这是闻法、修法中的一种过患.修法的时间可以调整.时间稍微短一点可以.少念几遍也可以.但是不能有疲倦和厌烦之心.若有应该及时调整。

怎样调整?就是思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我们已经得到了.佛法难闻我们已经闻到了。还有这么好的学佛修行的机缘.实在是让人喜出望外!这是我们无数劫中积累资粮的果报.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我们作为一个凡夫.求法没有那么容易.得法没有那么容易.为了修持正法.为了今生解脱.我们应该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欢欢喜喜来听法。



班玛利当:

闻法方式时的垢染:外散,内收,疲厌

外散:心思旁骛,散乱于色声香味等外境中。
我们在听法、修行时不应心思散乱,妄想分别。无著菩萨的开示在闻法时远离散乱的殊胜窍诀:昔日之种种,如雁过长空,已了无踪 迹,追忆无益,若念当念盛衰与离合,除正法外没有什么可依赖。未来生计如旱地撒网,想法很好,多实现不了,当思寿命无常,死期不定,哪里还有时间浪费在空 想上。眼前琐事如梦中经历,精勤无义,故当舍弃。

内收:与散乱相对的另一种障碍是内收,六根过度收摄,强迫自己不听不看、不闻不问,时时处于紧张对抗中,像个执法的管家一样严肃地看着自己,没有幽默感。人在紧张时视界会变狭小,只能看见眼前小范围内的事物;同样,闻法时过于内收,便见木不见林,只抓住个别词义,学了今天的忘了昨天的,不知前后呼应、融会贯 通。紧张也会让人疲倦,修行时出现昏沉、掉举的情况。

疲厌:对闻法、修法生起厌烦、疲倦的心态。比如,讲法的时间长了,天气有变化了,然后对闻法生起了厌烦心,这些都是过失。闻法的时候,应该不顾一切艰难困苦、天气恶劣等情况,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听闻佛法,这才是真正的如理如法地听闻佛法。



班玛酿拉: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外散,内收,疲厌”弟子班玛酿拉对这一部分学习理解:心识散乱眼耳鼻舌意始终在攀缘外境,吃喝玩乐,争夺名利,不能耐心专心做事学习。并且天天妄念不断,杞人忧天,专注无意之事,更不要说去精进闻思修法。明日复明日,把闻思修往后拖。华智仁波切说的好:“我们一定要精进修持正法,就像懦夫怀里钻进蛇或者美女头上着火一样着急不可待”!看到佛法心思过于内收,置之不理,不闻不问,那样就无法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把佛法当成自己手中的琴弦不缓不急,才能弹出优美动听的歌曲。像瑜伽师一样把身心放松喜闻佛法。
一个修行者除了要有清净的发心,还必须有强烈好奇心,无论自己学习到什么水平,遇到佛法一定要像孩子总是问你十万个为什么一样感兴趣,热情认真地去了解学习,这样就可以有助于对治内收。听闻佛法是非常难得的事情。遇有清净的法脉和传承,圆满的灌顶,具德慈悲的上师耐心给我们讲法, 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用恭敬心和对上师的信心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抓紧积累资粮。也不辜负自己的暇满人身 。


班玛阔德:

外散:无论闻发、修法、传法时,都不应该回忆往事、妄想未来及现在,使分别念散与外竟,意识散乱与外竟是一些轮回的根本,也是一切痛苦的来源,譬如眼贪色,耳贪声,鼻贪味,舌贪香,身贪触也是散乱与外竟的表现,本人认为一切修法都应从戒开始,从定中成长,这样才能获得智慧,获得上师诸佛菩萨的加持。

内收:修法时应松紧适度,不能外散也不能内收,应松紧适度,这样六根才能自然放松,就像弹琴的妙音是在松紧适度的时候发出的一样,而不是在琴弦最紧或最松的时候,个人认为:密宗修法讲究实修,在家的修行人由于各种劳务缠身,如何让自己松紧适度是很重要的,就像上师所说学佛的方法比学佛更重要,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让自己松紧适度应该比做功课更重要,所以做修法前应先获得清净心。本人在修法时深有体会,深深忏悔。

疲厌:在密宗修法里应该会经常碰到疲厌心,尤其是在家的修行人,在我们产生疲厌心时如何调扶自心呢?

应该观想:现如今已获得暇满人身,又遇到了具格上师,又有了听闻佛法的机会,这是无数劫中积累资粮的福报,这多么难得啊,犹如一百生中享用一次饮食一样,所以为了这样的妙法应当安忍一切困难,应当在此刻升起欢喜心才对。

学习了六垢之后觉得每种问题在自己身上都存在,相信每次的学习都能帮我驱除一些,祈请上师诸佛菩萨加持,助我成长。感恩各位师兄的帮助让我慢慢的接近真正的修行。


班玛拉美:

我们这周学习了六垢中的外散,内收,疲厌。首先随喜赞叹各位师兄的学习分享 飞蛾亡于灯火中,野兽死于猎枪下,蜜蜂缠死花丛中,鱼儿钓于铁钩上,大象陷于淤泥中,这更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眼.,耳,鼻,舌,身散乱于色,声,味,香,触的痛苦因果。 所以我们无论闻法,修法时都要断除外散,内收,疲厌。因为它是我们修行的障碍。

我首先要忏悔,因为学习后发现自己在这几方面存在很大的毛病 我们要多思维:我们得了人身,并且还值遇了我们的金刚上师,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有多少五根不具的人想学却不能学,还有多少能学却不学的,不懂因果的人身,我们现在为他们惋惜。
那我们一定要断除这些毛病,精进修行,早证菩提,自度,度他。师兄们,我们一定要加油!


班玛吉荣:

顶礼大恩上师!祈愿您法体安康!广转法轮!

这一周学习了闻法方式--六垢中的外散,内收,疲厌:
我们的意识散乱于六种外境是一切轮回迷乱显现之根本,一切痛苦之来源。无论闻法。修法时,都应当断除回忆往事,妄想未来及现在的分别念散于外境。如果过于内收也会出现睡眠昏沉等过失,所以心不能过紧而内收,也不能过松而外散,应松紧适度,诸根自然放松。

如今听闻到甚深妙法,这多么令人高兴啊!如果讲法时间过长,遭受饥饿,干渴,或者风吹日晒等逼迫时,不应生起厌烦心而不愿意听法。应当观想:如今已获得下满人身,值遇了具有法相的上师,有了听闻甚深教言的机会,应生起欢喜心。这是无数劫中积累资粮的果报。应当安忍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以欢喜心而谛听。

到今天为止,在闻法时应当断除傲慢,无正信,不求法,外散,内收,疲厌这六种垢染,基本学习完了。平时多多观修,思维。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法器!
祝师兄们法喜充满,精进修持!感恩上师!感恩师兄们!


班玛哲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闻法方式-六垢中的外散.内收.疲厌
外散:意指心念外散.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妄念纷繁.抚今追昔.思前想后,处境稍有变化,心即随之而转。如是心识散乱于外境乃轮回一切迷现之恨本.痛苦之来源,故当收摄身心,恒时护持正念.正知,目光专注于上师,聚精会神地闻法。

内收:意指心思过于内收,而致昏沉欲睡,心识外散与內收均为过失。如玛吉拉准空行母也说:”不紧亦不松,彼具正见要”故心应如弦之于琴上,过缓则难有佳音,过紧则有摧折之虑,诸根应不松不紧,悠然而住 。

疲厌:指于闻法心生厌倦、厌烦情绪。如闻法时间稍长、感到饥寒交迫或酷暑难当,心里暗暗盼着讲法早点结束。如是过失当断然摒除,当思我等历经百千万劫积资净障,方获如是暇满人身,值遇具德上师,听闻殊胜稀有之甚深妙法,故当誓愿甘受一切严寒酷暑,困苦病痛,以欢喜的希求心恭敬谛听,而不厌倦。

我要深刻忏悔!学习了六垢后,才发现自己有那么多不好的陋习,我一定要改过!真心求忏悔!




此福已得一切智,催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渡有海诸有情。

生生世世不离师,恒时享用圣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唯愿速得金刚持。
发表于 2013-7-1 15: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师兄们的讨论,自己深深受教,自己心外散起来比疯猴子还要杂乱忙碌,忙累了于是给自己找很多理由说我要内收一下才能很好的修行,结果一内收就落入昏沉与睡眠的放逸恶劳之中去了。。。我今后要努力改正! 嗡班杂萨埵哄!
发表于 2013-7-1 22: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受益看了师兄们的讨论没有一条不中的,正如师兄所说意识散乱于六种外境中是一切痛苦之源,无不是被声、色、味、触所累,自己还总是对此乐此不疲,但是我觉得自己现在好像被佛法框住了,时常问自己,是不是出框框了,是不是背离了自己的发心,我想这是听师兄们讲法布施的受益吧
发表于 2013-7-2 19: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楼上的姜文师兄![玫瑰花]
发表于 2013-7-11 21: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喜各位师兄,对镜不颠倒幻想,更不能把看到的当成实相,处处观察自心,改变心境
发表于 2013-7-13 21: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得到了乐趣。修行中明白了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班玛陈来藏传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GMT+8, 2024-4-17 05:01 , Processed in 0.09945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